巴彦卓尔市农科所助力春耕生产 科技赋能乡村振兴 巴彦卓儿属于哪里
3月7日上午,内蒙古自治区“春播第一耧”在巴彦淖尔市临河区狼山镇巴彦淖尔民族农高区万亩硬质小麦(巴麦13号)示范基地隆重举行,巴彦淖尔市农牧业科学研究所作为农牧业科技领域的骨干单位,积极参加此次盛会。此次现场会旨在展示最新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先进农业技术,助力春耕生产,确保粮食安全。
据了解,此次活动农业农村部进步规划司副司长杨雪峰、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总农艺师王积军、自治区农牧厅和自治区农牧业技术推广中心有关领导,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王克如、内蒙古生态与农业气象中心副主任武荣盛等专家,以及全区各盟市农牧局和农技推广部门领导、技术骨干、种植大户代表等2000余人参会。张如红副市长主持。现场分小麦播种演示区、有机肥撒施区、社会化服务展示区、农田建设新设施设备展示区、农资展示区、金融保险助农服务区、农企利益联结展示区、技术服务咨询区、新型农机具展示区以及临河区农业农村职业展示区。
本次活动,市农科所利用展板、实物、书籍、宣传册、宣传页等方式,重点宣传展示了“巴麦”系列小麦新品种、向日葵抗列当品种LJ368、华蒙肉羊、“羊菜单”羊饲料配方小程序、巴农科1号紫花苜蓿、玉米膜侧种植技术和大棚四膜保温增温促早延后栽培技术等自主研发的新品种和新技术。其中,肉羊新品种—“华蒙肉羊”于 3 月 12 日通过民族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审定。并作为主要成果其中一个,参加了“蒙科聚”巴彦淖尔民族农高区科技成果发布会,成功入选 2024 中国农业农村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内蒙古自治区2024年农牧业主导品种和2024年地市农业科研院所支撑地方产业进步十大典型案例。
现场会上,市农科所的展位前来咨询的农户络绎不绝,科研人员围绕小麦,玉米,向日葵,畜牧,牧草,西甜瓜等作物耐心的现场答疑和解读政策。“我们一直种的永良四号,这个巴麦13号倒是听过,可以介绍一下吗?”“我们家去年种了这个巴麦13号,产量可以的”,现场的农民这样问到。“我们今天站的位置就是我们单位自主选育的巴麦13号的万亩小麦示范基地,这里的农民已经三年连续种植这个品种,去年我们机械收割测产亩产达706公斤,再次刷新了内蒙古自治区小麦单产纪录”,市农科所小麦研究室主任杨蕾回答道。据统计,现场发放宣传资料500余份。
此次现场会不仅展示了市农科所的科技实力,也为全区春耕生产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市农科所将以此次现场会为契机,进一步加大科研力度,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助力乡村振兴和农业高质量进步。
来源:市农科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