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性磋商流程及时间详解

竞争性磋商流程及时刻详解

在现代政府采购中,竞争性磋商作为一种重要的采购方式,逐渐被广泛应用。《政府采购竞争性磋商采购方式管理暂行办法》的实施,使得该经过更加规范化。那么,竞争性磋商流程及时刻具体包含哪些步骤呢?这篇文章小编将对此进行详细解析。

1. 规划申报

在开始任何采购活动之前,采购人必须先进行规划申报。根据《磋商办法》第四条,达到公开招标数额标准的货物及服务采购项目,需要在活动开始前向财政部门申请批准,这一程序是确保采购合法性与合规性的第一步。

2. 财政审批

政府采购项目在正式启动前,都必须经过财政部门的审批。这一环节是确保资金使用的合理性,避免不必要的财政风险。

3. 确定供应商参加磋商

与公开招标不同,竞争性磋商在选择参与供应商时有多种方式。可以通过发布公告、从供应商库中随机抽取或书面推荐等方式邀请至少三家合格的供应商参与。

4. 制定磋商文件

制定磋商文件是竞争性磋商流程中的关键环节。在此经过中,需明确哪些内容可能会在磋商中发生实质性变动。除了这些之后,磋商文件的发售期限不得少于5个职业日,确保参与供应商有足够的时刻准备。

5. 现场考察或答疑会

虽然不是强制性的,但如有必要,组织现场考察或答疑会将帮助供应商更好地领悟采购需求。注意,考察和答疑不得仅有一个供应商参与,确保公平性。

6. 编制响应文件

供应商需根据磋商文件的要求编制响应文件,并承担其真诚性和合法性的法律职责。同时,供应商还需在截止时刻前缴纳磋商保证金,金额不超过采购预算的2%。

7. 递交响应文件

供应商在截止时刻之前需按规定密封并送达响应文件。这是整个竞争性磋商经过中关键的一步,确保各方能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

8. 组建磋商小组

磋商小组需由采购代表与评审专家组成,成员不少于三人,其中评审专家不得少于小组总人数的三分之二。此环节的专业性有助于提高评审的公正性和有效性。

9. 初步评审

该步骤中,磋商小组将对提交的响应文件进行资格性和符合性检查,确保参与磋商的文件满足基础的要求。

10. 响应文件澄清

如有需要,磋商小组可以要求供应商对响应文件中的不明确内容进行澄清。这一确认经过对监管合同的正当性和实用性至关重要。

11. 磋商与综合评分

磋商环节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磋商文件已明确技术与服务要求,另一种则需对技术、服务需求进行实质性变动。从而,确定各个参与供应商的最终报价以及评分,进而形成一份详细的评审报告。

12. 确定成交供应商

采购人在收到评审报告后需在5个职业日内确定成交供应商。如逾期未定,则视为接受评审的排序结局。此环节关系到采购项目的最终落地。

13. 发布成交公告

在确定成交供应商后,应在指定媒体上公布成交结局,并向成交供应商发送成交通知书。这一步提高了透明度,并为后续的操作奠定了基础。

14. 签订合同

最后,采购人与成交供应商需在成交通知书发出后30日内签订采购合同。需要强调的是,采购人在这一经过中不得提出超出磋商文件的额外要求。

拓展资料归纳

竞争性磋商流程及时刻涉及16个主要环节,从规划申报到签订合同,涉及到多个部门和多方参与的协调。遵循这一流程,不仅保障了政府采购的透明性和公正性,还提高了资源的使用效率。对于参与方而言,领悟这一流程,将有助于更好地参与竞争,促进更优质的服务与商品的采购。


您可能感兴趣